9月25日晚,受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邀请,可喜安参加了权威健康栏目——《健康管理半月谈》的节目录制,生活馆运营中心沈光烈总经理与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李明,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、国医名师学术继承人张秦教授同台,就“风寒湿痹证的预防与温热理疗干预”展开深入探讨。从风寒湿痹的病因、预防,到温热理疗的实践应用,再到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,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健康分享。
从左到右依次为:
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秘书长 王斌
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 李明
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,国医名师学术继承人 张秦教授
可喜安生活馆运营中心总经理 沈光烈
权威平台,汇聚专家智慧
《健康管理半月谈》是一档深耕健康管理领域的专业节目,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主办,旨在传播健康理念、提升公众健康素养。栏目定期分享健康管理前沿知识、实践经验、政策解读与行业趋势,促进知识共享与思想交流,已成为健康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权威平台。
作为国内健康管理领域首个且目前唯一的国家一级协会,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,始终以“实施全面健康管理、建设全民健康中国”为战略目标,汇聚了数十位两院院士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,在推动全民健康事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“风寒湿痹” :外感风寒湿邪+内在正气不足
对话中,张秦教授结合临床经验指出,风寒湿痹多由外感风寒湿邪叠加体内气血亏虚、正气不足所致。经络受阻、气血不畅,便会“不通则痛”。
张秦教授还指出,风寒湿痹典型的症状表现为:
第一,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,具体表现为关节疼痛游走不定、关节冷痛,遇寒加重、关节肿痛,伴有活动受限;
第二,晨起关节僵硬,晨僵时间5分钟到1小时不等,活动后好转;
第三,畏风怕冷,颈背腰部尤为明显;
第四,疼痛随天气变化波动,四季更替、阴雨天气时症状明显加重。
张秦教授还提醒,产后女性、中老年人、病久体弱者及既关节损伤、关节病患者都是易患风寒湿痹的高危人群。同时,夏季长期贪凉(如过度吹空调、贪食冷饮)、久坐久卧、过度劳累、长期熬夜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的人群,也更易受到风寒湿痹的困扰。
温热理疗实践:可喜安的探索与应用
在温热理疗领域深耕二十多年的沈光烈总经理,从实践经验出发,详细介绍了可喜安电位温热治疗仪的研发、构造与应用。他分享道,产品核心材料——保健石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,可以释放远红外线和负离子,并讲述了产生温热的原理。
他还特别提到,历经二十余年的迭代升级,治疗仪理疗效果不断得到认可,先后进驻多家医院的中医科与疼痛科,并在2024年入选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,在医院临床与家庭理疗中展现出广泛价值。
推广途径:走进社区与家庭
当前,“防病”“治未病”已成为社会共识,但如果缺乏技术手段和产品支撑,这一理念就容易停留在口号。那如何让成熟的温热理疗方式和产品惠及更多人群?
对此,李明副会长提出“认知-技术-服务”的完整闭环思路:
第一步,加强健康科普教育,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。
第二步,人民群众认知提升后,会主动寻求有效的技术与产品,此时企业应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第三步,企业还需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与标准化实施,实现健康理念在社区与家庭的落地应用。
在这一话题上,沈光烈总经理结合可喜安的实践经验进行了补充。他表示,可喜安在社区主要依靠口碑传播,“一位顾客觉得有用,就会推荐给亲友邻居”,逐渐积累了很好的声誉。为了保护老年顾客的权益,公司坚持“先体验、再购买”的模式,让顾客亲身感受到产品效果,身体得到改善,认可产品后再购买,帮助顾客安心选择。同时,针对年轻人忙碌、缺乏时间体验的现实,可喜安通过“家庭日”等活动,把健康理念延伸到更多家庭,让子女也能了解和使用理疗设备。
健康科普:让专业知识走进中国
在节目最后,沈光烈总经理还谈到企业在健康科普中的努力:“健康理念必须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来讲,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用得上。”他强调,健康生活不仅靠医疗手段,更离不开日常的自我管理——合理饮食、规律作息、远离寒湿、保持气血畅通、愉快心情与适度运动,都是增强免疫力、远离疾病的重要基础。
远离风寒湿痹,拥有健康的身体
专家的理论解析与企业的实践案例相互印证,让观众进一步认识到预防风寒、坚持科学理疗的重要性。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温热理疗带来的舒缓与健康,可喜安将持续深化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,把温热理念带给更多家庭,为建设“全民健康”贡献更多力量。